中美新形勢下民進黨的出路

黃清賢
(南開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)


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,原本認為不同於川普政府時代與中國拉高衝突,多為歐巴馬時代官僚的拜登政府會採取較為和緩措施;但由於中美結構性問題仍在,美國民間反華聲勢已被川普拉高,新政府不能無視於國內給川普激起的民粹,所謂外交是內政的延長,因此國務卿布林肯近來對中國態度強硬,中美關係一時仍處於緊繃狀態。

可是民進黨政府莫誤認這是延續川普的高調反中,因為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是對抗、競爭、合作並行,縱使對抗也不會赤裸裸地以台獨牌衝撞中美三個聯合公報,因此蔡政府應未雨綢繆,及早調整兩岸政策,才能在新形勢下走出死衚衕。

拜登政府的兩手策略

拜登上任滿月,在中國牛年迎新歲的前夕,終於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,據美方主動透露的信息,雙方足足講了兩個小時,氣氛良好。據新華社報導,習近平表示,中美合作可以辦成許多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,在管控分歧的同時,共同推動走上合作軌道。

不過,習近平也嚴正強調,台灣、香港、新疆等問題,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,美方應該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。在美國當今大颳民粹風下,拜登亦不能示弱,白宮發布通話摘要稱,拜登祝賀習近平與中國人民新年快樂,在促進美國人民的利益、控制疫情,以及全球衛生安全、氣候變化與防止武器擴散等,與中國交換意見;但另一方面關切北京的不公平經濟作為,鎮壓香港民主、侵犯新疆人權,以及包括台灣在內,對於區域日益獨斷的行動。

兩人通話的同時,還有兩件值得關注的事。一是蔡政府駐美代表蕭美琴前往美國國務院,拜會主管東亞暨太平洋地區事務的代理助卿,這是拜登上任後,蕭美琴首次進到國務院;另外,拜登以總統身分前往美國國防部,宣布五角大廈將成立特別工作組,評估對中戰略。

基本上,拜登的當務之急,是降低美國國內疫情與重振經濟,「攘外需先安內」!不希望擴大與中國的衝突,但又不能不顧及國內7,400萬的川普支持者。

拜登與習近平通話,時間選在他與盟國,甚至與俄羅斯通話後,雖可謂需要時間充分準備,但足見國內民粹當道對拜登的壓力。與習近平通話後,拜登在國務院發表外交政策演說時稱,中國為「最大競爭者」,又與日本、印度、澳洲進行線上的「四方安全對話機制」領袖峰會,一方面表現出尋求與中國鬥而不破,一方面又公開拉攏盟國圍堵中國。

拜登上台後,中國認知到中美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,瞭解美國一直強調以其「民主價值」找回國際盟友,各組「統一戰線」將是雙方未來最大的競爭所在。因此,中國所有涉外官員的對美談話,主軸都在強調合則兩利、分則兩害,需要管控分歧。

綜觀中美領導人通話及其後的相關作為,在談論合作部分,意欲弭平川普時代遺留下的衝突與對抗,如科技、智慧財產、關稅壁壘等方面,但通話中有許多內容是各說各話,棉裡藏針,針鋒相對,新的競爭,甚至是對抗已逐漸露頭。展望新的中美關係發展,審慎樂觀中藏有危機。

民進黨政府難以對話

美國總統大選歷經風波後確認拜登上台,對押寶川普的民進黨政府震撼不小;因為蔡政府已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衝撞台海兩岸關係,所以從美國大選前夕迄今,蔡政府在政策上略有調整,亦即對島內雖維持反中的大內宣,對美強調台灣在印太戰略的灘頭堡地位,但也想透過數次講話,表達與大陸對話意願,甚至調整陸委會人事,營造緩和台海氣氛的想像空間。

回顧民進黨政府的講話,首先是去(2020)年11月3日美國大選的投票日前,美國民調顯示拜登勝選態勢明朗,蔡英文搶在10月31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,強調維持兩岸關係穩定是兩岸共同利益,民進黨政府願意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,共同促成兩岸之間有意義的對話。

接著,蔡英文在去年12月10日,應美國華府智庫「哈德遜研究所」邀請,發表專題演說,強調台灣2,300萬人不願永久的對立,雙方有必要尋求建設性的兩岸對話,在不預設前提下,和平解決歧見。

到了今年元旦新年談話時,蔡英文重申面對兩岸關係,不會冒進,也會堅守原則;表示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,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;等待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時,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。

今年2月9日,蔡英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,重申遇到壓力不屈服,得到支持不冒進,期待疫情受到有效控制後,兩岸人民逐漸恢復正常有序交流;台灣願意在符合對等、尊嚴原則下,促成有意義對話。

實事求是的說,民進黨政府不承認「九二共識」,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基礎,再多這樣的喊話都是徒勞。不管誰擔任陸委會主委,沒有兩岸官方溝通基礎的「九二共識」,所謂進行有意義的對話,都是緣木求魚。

不談「九二共識」,不涉及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基礎,兩岸官方接觸的可能都沒有,遑論對話?因此蔡英文的講話,聽起來,更像主要是說給拜登政府聽的大外宣,讓美國新政府認為民進黨政府是充滿善意,是想要兩岸對話的。但民進黨忘了美國歷屆政府可是搞大外宣的老祖宗,關鍵仍在拜登新政府是不是要繼續以民進黨的台獨這張牌制中?說穿了,華府公開要求台海兩岸展開對話就是大外宣。拜登難道不清楚《上海公報》是尼克森政府認知到台海兩岸中國人都堅持一個中國後,中美才展開接觸?當年尼克森做不到的事,拜登會冀望蔡英文?

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

中美角力,雖然不是民進黨可以影響,但蔡政府可以影響兩岸關係,況且這是關乎台灣人身家性命、生活福祉的大事。因此面對今年內外情勢可能變化大的關鍵,民進黨政府更應把握機會。

今年是蔡政府改善兩岸關係的黃金年,因為台灣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有選舉,蔡政府內有美國萊豬公投、藻礁公投、日本核食進口等議題的壓力,自應設法處理好重中之重的兩岸關係議題;如果繼續上綱到國家層次的兩岸對抗,對2022年的地方選舉並無明顯助益,2018年的地方選舉結果可做殷鑑。

另外,中國國民黨要進行主席換屆選舉,國民黨的優勢是兩岸關係議題,如果國民黨仍是拿香跟拜,循民進黨反中思維,將台灣與大陸的內部矛盾,用「一中各表」形式上綱到敵我矛盾,則不論誰選上黨主席,都只會在沉重的財務壓力下淪為民進黨的「附隨組織」。反之,若國民黨回歸總理孫中山的路線,勇於走回兩岸關係的正途,則想要安居樂業的台灣人,能不大力支持?

至於大陸方面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「政府工作報告」中指出,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、融合發展;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參加台灣代表團審議時表示,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、落實完善惠台利民政策。大陸武統聲浪高漲的當下,兩位大陸領導人的說話值得民進黨政府仔細思量。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,蔡政府在中美競合的新形勢下,能不能看準時機,走出一己真正的最佳自主道路?我們拭目以待。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