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出現面對百年變局的舵手?

眾院勝選後岸田率「宏池會」歸位日本政治

何思慎
(輔仁大學日文系〔所〕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)


日本眾議院大選揭曉,自民黨再獲民意授權,岸田文雄得以續任首相。雖然岸田內閣支持率僅六成,以新內閣來說不算太高,但該黨幹事長甘利明在所屬神奈川第13選區中箭落馬,辭任幹事長,在黨內難以頂下前幹事長二階俊博權位,進而與安倍晉三及麻生太郎並列為自民黨的「3A連線」以掣肘新內閣,岸田應較菅義偉更具政策揮灑空間。

中日關係不宜再陷冰點

岸田文雄上台後,延續自民黨總裁競選時的對中強硬立場,似乎將「抗衡中國」做為首要任務,不禁令人質疑過去的「知華派」,「和平主義」色彩鮮明的岸田是否由鴿轉鷹。

岸田為「宏池會」掌門人,該派系源自戰後擘劃「重經濟、輕軍事」的吉田茂,在自民黨派閥中屬「保守本流」,與戰前「大日本主義」者構成之「清和會」(鳩山一郎及岸信介為首)的「保守旁流」並非同掛,政治理念上異於安倍晉三所屬黨內最大派閥「細田派」。

冷戰結束,「宏池會」式微,宮澤喜一後,近30年未有派閥中人出任首相,岸田文雄主政日本,「保守本流」是否歸位,令人關注,北京對岸田的對中政策抱持期待,希望再續冷戰時期破冰日中關係的歷史,儘管選舉時岸田對中發言強硬,但北京仍聽其言,觀其行,未拉高批判聲量。

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、北京前駐日大使程永華今(2021)年10月17日在「全國日本經濟學會2021年年會」指出,維護和發展中日關係,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,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,應本著弘揚和而不同、和衷共濟的東亞智慧,堅定排除域外因素干擾,實踐真正的多邊主義,積極促進區域合作,推動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》(RCEP)生效實施,推進亞太區域一體化進程,共同維護好、發展好亞洲家園及兩國事情。

2022年為中、日關係正常化50週年,若實現「習拜會」,日本亦將跟上美國腳步,重開中、日「首腦外交」,摸索雙邊關係新軌道。美、中持續對立,岸田難以操作習近平國事訪問日本。以新冠疫情為由延期的習近平訪日,若在疫後仍被擱置,中日關係勢將重現建交40週年時的雙邊關係低迷景象。

在美、中對抗加劇,日本周邊安全情勢惡化之際,中日存在改善關係的動因,岸田需做出適切的政治判斷。惟岸田仍將以美、日首腦外交為首務,在年底先行訪美,明年迎來美國總統拜登的首訪,疫後若習近平「出訪解封」,始有機會訪日,發表「第五份文件」,在建交50週年為中、日關重新定錨。

照例以美日「同盟」為重

岸田曾任近五年的外相,戰後任期僅次吉田茂,任內致力推動「新時代中日關係」,使中國的對日印象顯著改善,但20日公佈的日本《言論NPO》與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在中、日實施的聯合民調結果,九成日本受訪者對中印象負面,回答對日本印象「不好」的中國受訪者較去年大幅上升13.2%,達66.1%,此為八年來中國對日認知情感首度惡化,反映美、中對立下的中日關係實況。

赴日中國觀光客因防疫邊境管制措施中斷,在官方與民間交流驟減下,中、日互動幾乎只見對立,特別是釣魚台列嶼爭端升高,外交上日本對台海、南海問題緊跟美國,促使大陸民意對日觀感集體趨向負面。

另外,中、俄10艘海軍艦艇首見聯合穿越北海道與本州間的津輕海峽,南下太平洋,東京對此「高度重視並密切注意」,憂心在領土爭議問題上,中、俄形成聯合對日之勢。

自民黨在10月底眾議院大選中拿下261席,獲得控制17個常設委員會的穩定過半,保證岸田提出的法案在眾議院中通過。

眾議院選舉結果令岸田吃下定心丸,何況「3A連線」的甘利明辭任幹事長後,由隸屬竹下派之外相茂木敏充入替,得到民意授權的岸田可擺脫黨內細田及麻生兩大派閥掣肘,在國政上展現「宏池會」的色彩。

國會大選選後,岸田即赴英國格拉斯哥出席2021年聯合國氣候峰會,八小時的快閃行程意在與美國總統拜登場邊會談,為年底前正式訪美鋪墊,揭開「岸田外交」新幕。岸田向拜登重申美日同盟為日本外交基石,表明衷心強化同盟關係,亟盼明年拜登以日本為訪問東亞首站,仍視日本為美國東亞安全戰略中之核心。

華府眷顧澳洲,組建「澳英美聯盟」(AUKUS),澳洲在華府眼中頗有凌駕日本之勢。「拜岸會」初登場,雖僅短暫數分鐘,但日本外務省認為,岸田外交初試啼聲即面對拜登,深具意義。岸田直接向拜登爭取對「岸田外交」的理解與支持,拚命吸引百忙中的拜登眷顧。

外相任命釋友中訊號

11月10日,國會再度推舉岸田為首相後,任命林芳正出任外相。林曾任防衛大臣,美國哈佛大學出身,為五連霸的資深政治家,內閣歷練完整,熟稔外交、安保政策,此次由參議院轉戰眾議院成功,在黨內後勢看好。

林芳正入閣有利推動「岸田外交」,在美、中對抗格局下,展現有別於安倍的外交路數。未來岸田仍將透過美日同盟及多邊合作,追隨華府應對中國,但為避免中日關係持續惡化,力求與中國保持對話。

林芳正為「日中友好議員聯盟」會長,此跨黨派國會議員聯盟旨在促進中、日友好合作。林亦是岸田領導的宏池會二號人物,「宏池會」被視為自民黨內「鴿派」,重視日本與中、韓等東亞周邊國家關係,韓國更將林芳正視為「知韓派」。林芳正順利繼任外相,可助力岸田緩解與中、韓的對立,為催生「中日韓自由貿易區」創造條件。

岸田首相除延續安倍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外,在台海議題上,與美、英、澳及歐盟相較將採取相對克制態度,避免招至擴軍競賽的惡性循環。在美國出席「阿斯本(Aspen )安全論壇」的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回答奈伊(Joseph Nye)提問時指出,「台灣問題直接牽涉到中國領導人及中共的政治合法性,這是一條深紅線。」黃永宏呼籲各國遠離這條深紅線,因為靠得太近就會有誤判形勢的可能。

岸田首相當知為美國當馬前卒,以軍事對應中國崛起,只會為日本帶來全方位壓力,絕非上策。中日關係若急凍,不僅損及雙邊經貿,日本還須承受更大的周邊戰略風險,安全與經濟利益兩頭落空。此與新加坡的對中戰略思維類似,黃永宏直言,「中國則在過去10、20年來,成為驅動亞洲經濟發展的引擎,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國家都得益於中國和美國在這個區域的影響力,因此各國都不希望選邊站。因為既然大家都從中美兩國身上受益,為什麼要選?」

「宏池會」有別於「清和會」

與安倍一樣,岸田為熟稔外交事務之首相,但其「宏池會」的背景,使「岸田外交」可望有別於「安倍外交」,前後兩位首相都不能不強化美日同盟,但岸田同時還會透過對話穩定日中關係,並打開因歷史問題陷入僵局的日韓關係,背靠華府與中、韓對立、對抗甚至衝突,應非「岸田外交」的字眼,此為「宏池會」一貫的鴿派形象。

「抗中保台」急先鋒,五連霸的前副防衛大臣中山泰秀在大阪第四選區亦告落敗,突顯日本國政選舉中,選民固然關心國家安全,但最在意的仍是經濟財政、新冠防疫對策及社會福利保障等攸關民生的政策。政治需服務於人民的日常,靠著「抗中保台」口號,拉高聲量催票,恐無法調動日本選民的熱情。

打出與日本共產黨合作,打出「在野共鬥」的立憲民主黨,繼7月東京都議會選舉再嘗敗績,眾院席次較改選前大幅減少13席,僅獲96席,反映在比例代表議席從62席驟減至39席,與日共合作顯然難獲支持者認同,導致「日本工會總聯合會」的組織票流失。

立憲民主黨黨魁枝野幸男決定負起敗選責任亂職,在野陣營不僅整合未果,恐在立憲民主黨的黨魁之爭中再陷分裂,此將不利其來年7月的參院選舉,岸田淪為「短命首相」或然率驟減。

在美、中兩強間,岸田能否發揮外交手腕,證明自由黨系的「宏池會」較民主黨系的「清和會」更能擺脫華府的左右,有效處理百年難解的中日關係,此決定岸田是安倍的政治備胎,還是在檢討和平憲法與因應東亞戰略情勢中,為日本尋回「宏池會」的初心,引領日本面對百年變局的舵手。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