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三輸的民主荒謬劇

四項公投結果的政治觀察

耿榮水
(資深政治評論家)


台灣第一次與大選脫鉤的公民投票於2021年12月18日舉行,結果頗出人意料,四項公投議題全遭否決,亦即「不同意票」多於「同意票」,且雙方得票均未達到有投票權總人數的25%門檻,形成一場無效的公投,尤其全台投票率竟僅有41.09%,創下歷次公投新低紀錄。

筆者冷眼旁觀,無論從理論或實際、從實質或形式,這是一場台灣選民和朝野三方都失敗的投票行為,徒然上演了一齣台式民主荒謬劇而已。

公投性質與公投效果的荒謬

首先要釐清的是此次公投的性質,究竟是諮詢性質,還是具有行使憲法所賦予公民複決權的性質。如是前者,倒也不必太在乎投票結果,反正只是諮詢性質,其作為主政者的施政參考,或僅作為當前民意的反映,甚或是對執政的蔡英文政府的信任投票,都不具有強制性,也不影響其權力結構和佈局,對投票結果看看參考就好。

若是後者,就必須予以正視而嚴肅對待了。

即以目前台灣施行的公民投票法性質而論,似以後者成分居多,但就法論法,也頗多可議之處,甚且是窒礙難行,而予執政者上下其手,便宜行事之處。估不論公投法中所謂「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」內涵,究竟何者才是重大公共政策,並未明文規定,已失去公投內容焦點,再就公投結果之後的處置規定,更顯得十分曖昧而不夠明確。

依公投法第30條第3項之規定,公投議題獲得通過同意後,「有關重大政策者,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民投票內容之必要處置」,既然規定是「應」,就具有強制性,但整個公投法中卻不見有任何對未執行者的罰責,尤其所謂「必要處置」究竟何所指,也是語意不明,有很大的彈性空間。

執政者在玩文字遊戲?

以2018年10項公投案為例,其中通過的七項就執行的離離落落。在通過的每年平均要減1%火力發電量一案中,何時為立基之年度就有爭議,而根據台電的資料,2020年火力發電量為2302.3億度,比諸2019年的2234.1億度,不但沒減少,反而增加68億度,增幅達3%,公投形同具文;同樣公投通過的反同婚姻也走法律漏洞,民進黨政府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48號解釋令,提出民法的施行法修正案,給予同婚者合法化;另一個通過之國民教育不得實施「同志教育」一案,教育部更是在玩文字遊戲,只是把「性平教育法」施行細則中刪掉「同志教育」字眼,卻新增「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、性別特徵、性別認同、性教育傾向」等課程,明顯還是沒有放棄同志教育,根本不理會愛家聯盟處心積慮所提最在意之公投結果。

因之,從這個角度言,台灣的公投只是徒具民主形式而已,多數公民意志並未獲得應有之尊重,不像英國在2016年通過的脫歐公投,一旦通過,立即落實執行,1995年加拿大魁北克獨立公投,僅差1%亦遭否決。

可能也因公投的性質不明、效果不彰,被偶而聰明的台灣選民識破,缺乏積極投票熱情和傳統選舉動員的誘因,以致只有四成的投票率,這是整體台式民主公投的第一輸。

國民黨戰略失策戰術失靈

在野的國民黨在此次公投中,提出「四個都同意,台灣更美麗」口號,明顯是站在正面同意方,且全黨上下總動員,政界普遍視為是與執政的民進黨直面對決,最後卻落得全軍覆沒之慘局,被視為是最大輸家。筆者認為主要是犯了戰略上基本的錯誤。

實則此次四大公投議題,只有兩案是由國民黨所提的,一案是由黨籍立委林為洲所領銜的「公投綁大選」,另一案是由前主席江啟臣領銜的「反對進口萊豬」,另兩案「重啟核四」與「珍愛藻礁」,皆為民間團體人士所提,國民黨若在戰略上全力進攻自己所提的兩案,另兩案則採開放態度,不必為其背書,結果恐怕就不同,尤其若傾全力攻伐最受民意支持的反對進口萊豬案,此案通過的可能性就很大。

無如國民黨思不及此,冒然全部四案都進攻,以致備多力分,終至全線潰敗。最重要關鍵是,在四大公投案中,國民黨在朝在野的不同地位,也同樣犯了政策前後不一、甚至是髮夾彎的雙標錯誤,讓選民無所適從,在公投辯論中的論述,也出現前言不對後語的窘況,說服力不足,無法調動中間選民,加上自身不夠警覺黨基本盤已嚴重萎縮,其能不敗者幾希?

以重啟核四為例,當初就是在馬英九執政時期的2014年封存的,主要是懼於當年在野勢力的反對,特別不敢得罪作死作活的林義雄絕食抗議行動,只能以畏首畏尾、投鼠忌器來形容,此番馬英九雖然辯以「當年封存是因時機不宜,各方意見不一,現在重啟是因為缺電嚴重,時機到了」,意圖以此來掩飾當年的懦弱與缺乏擔當,然已無法說服多數選民,即便深藍的同溫層,都無法釋懷當年馬英九的不作為,又如何能改變翻轉其他不同陣營的立場與信念呢?

再如「珍愛藻礁」案的三接現址觀塘工業區,最早也是國民黨執政時代所規劃設立的,當年也有環保團體提出反對意見,國民黨也曾置之不理,基本上也算屬於始作俑者,政黨輪替後延續這項規劃與能源開發案,這筆賬又要算到誰的頭上呢?

馬英九第一任期內曾同意進口美牛,當年在野的民進黨強烈反對,提出「零檢出」的要求,也曾引發極大的抗爭,如今民進黨以詐術將「萊豬」誤導為「美豬」,將此與當年國民黨的開放美牛相提並論,辯稱「美牛吃得,為何美豬吃不得?」一般選民也很難分辨其中之差別,加上綠營基本盤之動員發威,公投有此結果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朱立倫犯好大喜功之過

黨主席朱立倫顯然犯了好大喜功、輕率冒進之過。在驚險成功罷免中二選區的陳柏惟之後,自認民氣可用,可乘勝追擊,卻忘了罷免陳柏惟只是險勝4,000多票而已,且只是單一小選區,並非全島的大選區,何況民進黨又挾執政的主場優勢,資源豐厚,絕非在野人士可比,此番又僅是公投單項投票而已,基層反應不熱,豈可輕易發動全黨對決?

再者,國民黨在地方雖有14個縣市執政優勢,但內部步調不一,且不談最大諸侯的侯友宜刻意發表千字文,保持冷淡態度,即使是台中的盧秀燕也不介入,宜蘭的林姿妙、彰化的王惠美、嘉義市的黃敏惠都不甚積極配合,國民黨整個態勢予中央熱、基層冷,甚至也有多少反映地域情結的外省熱、本省冷的跡象。黨中央只見朱立倫、馬英九、郝龍斌、趙少康等外省大咖南北奔忙,獨少見吳敦義、吳伯雄等閩客大老身影,省籍地域情結因素豈不昭然若揭?

此次公投應已重挫朱立倫在黨內的領導威信和地位,若不在未來的「二小」選舉--中二補選與台北的罷昶投票中獲勝彌補,則未來的「二大」選舉--2022年地方選舉和2024年總統大選,幾已可斷定2022年會喪失地方的提名主導權,2024年的角色也只能「造王」而不可能「爭王」了。

民進黨慘勝背後的隱憂

民進黨表面獲全部四項公投訴求「不同意」的勝利,但也勝之不武,《中國時報》一版報頭甚至以「慘勝」來形容,何以故?

其一、民進黨舉全黨之力宣講,甚至動用國國家機器,耗費公家資源,編列政府預算,只不過催出41%的投票率,尤其若再仔細剖析,其中屬於民進黨的基本盤,大概只有一半亦即20%左右,國民黨大約15%左右,其餘6%為中間人士或其他在野人士的努力。應該說,民進黨的基本盤也不過如此,以2020年蔡英文所得817萬票而論,這也是個不小的警訊。

其二、在四個都投同意票的12個縣市中,竟然出現有包括基隆市、桃園市和新竹市等三個在內的民進黨執政縣市,這到底說明什麼現象呢?是反映原來就藍大於綠的基本盤?還是暗藏明年底縣市長改選翻盤的徵兆呢?尤其桃園市由綠轉藍的可能性很大,現任市長鄭文燦在民進黨「大阿哥」的地位,就更加岌岌可危了。

其三、經過此番公投的考驗,蔡蘇體制已暫時化解重組的危機,公投結果與內閣改組應確已脫鉤,蘇貞昌幾可篤定續任到2022年底地方選舉之後,但是否會讓他重燃覬覦2024年大位之貪念,而不願留存漂亮下台身影呢?果如是,輕則妨礙蔡英文曾有過的權力佈局計劃,重則造成民進黨內部在「後蔡英文時代」的不利接班形勢,以致出現群龍無首、勇於內鬥的混亂之局,那就物極必反、好事變壞事了。

呈現台式民主庸俗與膚淺

總體而論,此次台灣的四項公投,表面看似展現台灣民主的蓬勃與深化,卻是熱鬧有餘,門道不足,更呈現台式民主的庸俗與膚淺,民進黨雖一時取得勝利,卻暴露了民主獨裁的本質,尤其不利未來民主品質的提升。至於已連遭2016年與2020年兩次慘敗的國民黨,不論在全盤戰略謀劃或長遠人才培育,都予人每下愈況、後繼無人的印象,想要東山再起,重返執政,可說是舉步惟艱、難上加難了。◆